坐学步车学走路?揠苗助长! (转帖)

热度 1已有 226 次阅读2014-11-29 09:10 |个人分类:趣闻分享


                                   坐学步车学走路?揠苗助长!

多家医院儿科、骨科医生表示儿童学步车隐患多,或影响骨骼发育不利长高

     婴儿学步车,很多家长们都不陌生。不仅孩子可以靠它学走路,还可以把家长“解放”出来。“儿童学步车容易导致孩子下肢畸形”、“用了学步车反而学步更慢”,最近,网上关于儿童学步车的质疑声一片。

    学步车到底该不该用?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东莞多家医院的儿科、骨科医生,专家多表示儿童学步车隐患多,通常都会建议家长不要用。“使用学步车会影响婴儿的骨骼发展,导致尖足,X、O形腿,脊柱畸形症状,还容易造成摔伤等安全事故,相关病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名专家对学步车对婴幼儿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南都记者还了解到,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明确禁售学步车了,早在2011年国家卫生部就明确劝诫“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

    腿部变形过早负重可致X、O形腿

    “人出生之后,骨骼与成年人不同,需要在学习坐、爬、走过程中,逐渐改变逐渐锻炼与行走相匹配的适应能力。”东莞市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黎松波说,早早利用学步车“助走”,违背了婴儿生长规律,不利于宝宝腿部力量的锻炼,以及正确走路姿势的养成,“其实这是拔苗助长,孩子没学爬就会走了,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都相对较差,甚至还会常常摔跤。”

    最关键是,婴儿骨骼中含钙少,骨骼较软,放入学步车中,腿部过早负重,加之为适应学步车的速度用力不当,就容易导致“X”或“O”形腿。“从儿科体检转来骨科的孩子中,10个有1-2人都有这个问题,多是使用学步车引起的。”黎松波说,腿部畸形的,7岁之前还有可纠正的空间,发现较晚通常也就不理会了,但是,严重的话需要做矫形手术,“所以我也常会提醒家长别用学步车。”

    不利脊柱发育用力不当超过适应力

    “人的脊柱天生只有胸弯,骨盆底弯,没有脊椎的弯度和腰椎的弯度,也就是说婴幼儿的脊柱是直的,这个后天的弯度是在爬行学步中逐渐形成。”黎松波说,婴儿使用学步车,用力不当,负重远远超过骨骼的适应能力,就会在脊柱发育上产生障碍。

    首先,脊柱弧度形成就会不理想,成人后姿态不优美。黎松波说,“年轻时候影响最大的是形态,但是,年纪大了,脊柱发育不好导致的功能受影响会逐渐显现,比如到40岁后,这类脊柱通常不利于负重,过早退变,出现脖子痛、腰痛等症状。”

    另外,还可能造成脊柱发育畸形,比如前突畸形、后突畸形,甚至侧弯。黎松波解释,“多半都是后突畸形,也就俗称的驼子。”

    影响骨骼发育尖足“欠脚”走路

    “使用学步车时,宝宝的脚尖轻轻一踮,就很容易触地滑行,加之腿部力量薄弱,脚跟基本不会用力,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前脚掌着地的‘欠脚’走路姿势。”太平人民医院儿保科医生刘丹表示,临床上,这类病例比较常见,患儿一来医生基本可猜到是使用学步车所致,“最近我就接到了一名女患儿,从9个月开始用学步车,现在1岁3个月了还不会走路,只会用脚尖着地,像跳芭蕾舞,现在只能通过按摩、康复训练等方式来慢慢矫正。”

    尖足问题在1岁两三个月时,家长通常能够发现。“这个时候孩子还学不会走路,而且只会踮着脚走路,脚跟放不下来,有些还会出现足外翻。”刘丹说,尖足越早发现越好矫正,轻症患儿做按摩、牵拉等矫正,训练双下肢力量,放松紧张的小腿肌肉、跟腱,通常可恢复,“但是,1岁半以后儿童协调能力更差,这个时候发现难矫正,轻则需要穿保健鞋,重则需要到专业机构定做矫形鞋,而且需要一个较长过程。”

    刘丹坦言,“很多新生儿来做儿童保健时,我们医生常会提醒家长,以后别给孩子用学步车,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好转了。”

    学步不规范学会时间或推延

    有资料显示,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的专家在190名婴儿中进行的一项调查却表明,102名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开始爬行、独自站立和行走的时间较晚,如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在13个月龄时开始爬行,而不用学步车者要早三四周。研究人员还发现,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使用学步车虽然较早通过辅助工具站立了,但是,由于学步不规范,可能出现骨骼发育畸形,会造成步态不稳、足部畸形等问题,实际上真正学会走路的时间是推迟了。”刘丹举例,比如很多使用学步车的孩子出现尖足,结果到了1岁几个月,仍迟迟不会走路。

    造成意外伤害学步车移动快或致摔伤

    很多父母以为宝宝放进学步车是安全的,实则不然。有资料显示,根据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统计:每年约有8800名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使用学步车而受伤。

    今年上半年,东莞就有一名约10个月大的女婴在使用学步车时,从半米多高的台阶摔至水泥地面,成为了一名植物人。此前广东省疾控中心发布消息表示,跌倒是造成我国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处于伤害原因构成比的前三位,“而婴儿使用学步车则是重要的跌倒危险因素。”

    “学步车赋予原本不擅移动、不知危险的婴儿以快速运动的能力,而婴儿无安全防卫意识,快速挪动,活动范围大,就容易出现意外。”刘丹说,比如坐学步车可从楼梯翻下,因地面不平翻倒,又或者碰到热水、火炉等危险品导致烫伤等,严重可伤及性命。

    [建议]

    正常学步忌太急,

    不需特殊辅助工具

    坐爬站走每个过程必不可少

    “婴幼儿学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坐、爬、站、走每个过程都必不可少。”刘丹解释,在学步练习中,颈、胸、腰背、手足等部位会依次得到锻炼,骨骼会健康发育,协调性会得到锻炼,还有利于增强视觉、听觉和触觉,提高小脑平衡与反应能力,促进脑发育。

    “在门诊碰到七八个月大的小孩,我们经常会预防性提醒家长,一定不要用学步车。”黎松波、刘丹均表示,婴幼儿学步过程根本不需要特殊的辅助工具,“学步过程中,只要保证地面干净,安全即可,然后放几个小凳子,不要有尖角,当小孩站稳后,就会扶着凳子、墙面、沙发等慢慢移步了。”另外,父母也可以扶住宝宝胳膊,带动他向前迈步,慢慢过渡。

    “七坐八爬”,1岁多可独走

    刘丹介绍,通常情况下,婴幼儿学步过程是3个月会抬头;6个月大能独坐一会,7个月能坐稳;8个月大开始学爬,9个月爬得很好了,小孩会试图站立;慢慢具备站立能力时,他会尝试扶着墙、凳子等辅助物走;1岁左右就可独走几步,1岁2个月可独走,1岁3个月就能走得很稳了。

    “这个学步过程、年龄是平均情况,也有部分小朋友可能会延迟一些。”刘丹也提醒家长,到了关键时间点注意留意。

    [链接]

    学步车为何未禁售?兼顾家务、孩子有需要

    针对学步车,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 PSC )、美国儿科学会等机构都发出过警示,请家长不要使用这种产品,加拿大在2004年就禁止了学步车的销售、进口和广告。

    2011年,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发布的《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明确劝诫:“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

    但是,学步车在国内并未禁售,而且还成了新生宝宝的常见礼物。南都记者走访南城多家母婴用品店均发现有学步车销售。南城西平的华丽太母婴用品店二楼摆放着不同款式的学步车,一位店员介绍,学步车价格从几十元到100多元不等,销售得都比较好,“小孩学走路都要用的,很多人买来送礼。”

    “身边确实不少婴幼儿在用学步车。”黎松波表示,一方面是家长缺乏相关健康知识,另外,国内使用学步车也有一定特殊背景,“很多父母都是职场人士,而学步车解放了大人的双手,让他们能够兼顾工作、家务以及小孩。”

    南城的蔡女士坦言,确实不知道学步车影响这么大,“但是,它确实有用,平时要上班,家里只有一个老人,要做饭、打扫卫生的时候,就会把小孩放进学步车,让她自己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保持微笑 2014-11-29 18:32
说得对,要婴儿学好稳固的爬行动作,锻炼好腰力,才是最保险的步行基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委内瑞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