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塘改造,五秀安在? (转帖)

已有 208 次阅读2014-6-2 23:43 |个人分类:粤语推广| 泮塘

泮塘改造,五秀安在?
粤讲粤俗

□颜志图(粤语讲古传承人)

      泮塘村西关广场改造项目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近半老建筑有望留住。无奈居民还是要搬离,今后的泮塘或许会变得更加物是人非。那么,从前的泮塘是怎样的呢?

       广州龙津西路至荔湾湖公园一带统称泮塘,内中又分泮塘首约至五约。“泮塘”,初为“半塘”,乃“这带区域一大半都是水塘”之意。原来,在唐代时由珠江冲积成陆地,由于地势低平,河涌纵横,低洼处往往积水为湖沼。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就证实了这一说法:“广州郊西……多是池塘,故其地名曰半塘。”

       关于“半塘”,民间口耳相传的说法就神幻得多。话说,泮塘村从前有个塘,保持一塘满水,其它的塘水即便干了,但这个塘都是满的。有一年大旱,村民用池塘水来灌溉。谁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剩下一半后,池塘水位就再也不降了。次日塘水又满了,村民因而将此村叫“半塘”,别名叫半溪,有些人叫半水。

       至于“泮塘”一名,早在宋代已流行。相传,从前有个先生,去到半塘就问这里是什么地方,村民说叫“半塘”,是一半的半,先生听了就笑着说,半半声有什么好听的,加多三点水的泮不是更好。村中的父老听闻觉得,泮即是“入泮”,就是入学堂读书的意思,读书一旦考中,就能光宗耀祖,岂不是好?于是,大家就将“半塘”改作“泮塘”。

        在唐朝末年,南汉王的的一个宫苑——— 昌华苑就建在泮塘这里。到了清代,这里又成了广州首富潘仕诚的海山仙馆。后来,海山仙馆被抄拍卖易主,成为彭光湛的彭园和陈花村的荔香园。

       说到泮塘村“威水史”,不得不提仁威庙和“泮塘五秀”。仁威庙供奉北帝,据说从前有亚仁、亚威兄弟二人。一天,兄弟打渔时捞到一怪石,抬回家中立为神像,从此生活顺景,得心应手,后传遍乡里,十里之内,参拜者众。到乡里集资修建庙时,乡人便将庙名改为“仁威”了。

       “泮塘五秀”指的是泮塘盛产的菱角、慈菇、马蹄、胶笋和莲藕五样植物。话说,从前泮塘的村民经常去西禅寺参拜的,跟西禅寺的和尚很熟。有一次和尚给泮塘的村民五种水生植物的种子,说这就是供奉佛前的五仙果,过一段时间有一场大雨,只有这种五仙果可以种得活。泮塘的村民就拿回去种,果然后来发了一场大水,连水稻都被淹没没办法生长,但是这五种水生植物反而长得很茂盛,从此之后泮塘的村民就把这五种植物当为自己的特产。因为这五种植物烹煮起来甚耗油,被视为瘦物,人们就称之为“泮塘五瘦”。后来,人们觉得“瘦”未免不太好意头,就将“瘦”改作“秀”了。

       经过早些年的拆建工程,如今泮塘连种“五秀”的泥田都早没有,现在卖的都是自外运来的。虽然,我们知道这里的老建筑将不会被拆尽,但是失去了老泮塘人的泮塘,它的灵魂又在何方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委内瑞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