厾这个“生僻字”我们口语中经常说的 (转帖)

已有 399 次阅读2014-6-3 23:08 |个人分类:粤语推广|

厾这个“生僻字”我们口语中经常说的

  费卫民(德清)

  

  先来说“厾(dū)”字。

  5月28日,快报第30版《读者论坛》上刊登了我的挑刺文章《笃几下应该是厾几下》,文中我简单说了说:“笃”与“厾”两字读音相似,笃读dǔ,厾读dū。《现代汉语词典》“笃”字释义:忠实;一心一意;(病势)沉重;很;甚;姓。“厾”字释义:用指头、棍棒等轻击轻点。“厾”字因为有些生僻,很多媒体都误用成了“笃”,快报也错过好几次。

  那么,“厾”字缘何成了生僻字呢?其实“厾”字还可写做“豖殳dū”(该字作为“厾”字的异体,大部分字典上都有,但电脑文字输入盘却打不出)。《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中有“豖殳”而没有“厾”。《辞海》中“厾”、“豖殳”分设。对“豖殳”字的释义均为:椎chuí,击物也。

  《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中没有“厾”字,是否说明“厾”字存在的年代不长?非也。《水浒传》(距今约600年)第一百零三回第3段:“拆开纸包,看那银子,果是雪厾(语气词)。”《缀白裘》(流行于明末清初,成书于乾隆年间):“你厾两个老人家(人称代词的多数)。”这些都说明“厾”字的存在要早于《康熙字典》。“厾”字在《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有收录。

  在我们平时的口语中 ,“厾”字的用途非常广泛。作“丢”(“厾”与“丢”字形相像)时:厾(丢)掉、厾脱。作“放”时:东西厾(放)在屋里。作“敲”时:指头在桌上厾(敲)了几下。作“击”时:玻璃窗被厾(击)破了。语气词:拆开纸包,看那银子,果是雪厾。人称代词的多数:你厾(们)两个老人家。还有:厾背脊(背后打小报告)、牙齿厾厾齐(不要胡乱说人坏话)、衣服上滴了一厾(滴)油、盛了一厾厾(点点)饭、厾墨(随意画的画)、点厾(画家随意点染)等等。

  “厾”字释义如此之多(《汉语大词典》:方言、丢、轻击轻点、语气词、人称代词的多数等),语言涉及如此之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江西、四川等地区),却书面难觅的现象实属罕见。主要原因是早于《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文解字》与《康熙字典》等都没有收录该字,而“豖殳”字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中的释义主要也只有“椎,击物也”。百姓口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厾”字长期以来被近音字“笃dǔ”所误用,久而久之,大家对“厾”字也就视同陌路了。

豛(du)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委内瑞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