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在火星上发现的这些奇特岩石,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激动的潜在生命迹象。” 据英国广播稿公司(BBC)当地时间9月10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车在一条布满尘土的河床中发现了一些泥岩,它们表面布满了被昵称为“豹纹斑点”(leopard)和“罂粟籽”(poppy seeds)的奇特标记。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特征中含有可能由化学反应产生的矿物质,或许与远古火星微生物有关。这些矿物质也可能是由自然地质过程产生的,但NASA方面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特征可能是“迄今为止(在火星上)发现的最清晰的生命迹象”。 报道称,这一发现的重要性足以达到NASA所定义的“潜在生物特征”的标准。这意味着,它们值得进一步被研究,以确定是否具有生物起源。 此次发现的泥岩上,布满了类似豹纹的奇特斑纹 NASA 据悉,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我们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发现,所以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重要之处,”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研究论文作者之一桑吉夫·古普塔(Sanjeev Gupta)表示,“我们在岩石中发现的这些特征,如果出现在地球上,可以用生物学、微生物过程来解释。所以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发现了生命,而是说这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可以追踪的方向。” “这有点像看到了一块遗留下来的化石。也许那是一顿残留的餐食,也许那顿餐食被排泄出来,而这就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东西。”NASA下属组织机构科学任务局副局长尼古拉·福克斯(Nicola Fox)在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要完全确认这些矿物是否由微生物生成,唯一的方法是将岩石带回地球进行分析。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提出过火星样本带回计划,但前景极为不确定。目前,NASA科研预算正面临大幅削减,这一削减方案已写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2026财年预算提案中,而样本带回任务正是可能被取消的项目之一。 BBC称,如今的火星是一个寒冷干旱的沙漠地带,但数十亿年前,有证据显示它拥有厚厚的大气层和水,这使其成为寻找远古生命的理想地点。 “毅力号”火星探测车于2021年登陆火星,任务就是寻找生命迹象。过去四年来,它一直在探索名为“杰泽罗陨石坑”(Jezero Crater)的区域,这里曾是一个古老的湖泊,有一条河流汇入其中。 “杰泽罗陨石坑”内部情况 BBC 去年,“毅力号”火星探测车在一条由河流切割出的峡谷底部、名为“光明天使地层”(Bright Angel Formation)的地区发现了这些豹纹岩石。它们大约有35亿年的历史,是一种由黏土形成的细粒岩石——泥岩。 “我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这些岩石里发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化学反应,所以我们马上就感到十分兴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乔尔·胡罗维茨(Joel Hurowitz)说道,他既是“毅力号”科学团队成员,也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 探测车使用机载实验室中的多种仪器分析了岩石中的矿物,这些数据随后被传回地球供科学家研究。“我们认为,我们发现的证据表明,一系列化学反应发生在沉积于湖底的泥中——这些反应似乎是泥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两种成分反应生成了新的矿物。”胡罗维茨解释说。 在地球的类似条件下,矿物的生成通常由微生物驱动。“这是解释这些岩石特征如何形成的可能原因之一,”胡罗维茨说:“这感觉像是迄今为止我们获得的最具说服力的潜在生物特征。” 科学家们还研究了这些矿物如何在没有微生物的情况下形成,并得出结论,自然地质过程也可能是这些化学反应背后的原因。然而,它们需要高温,而这些岩石看起来似乎没有被加热过。 BBC称,“毅力号”在探索火星期间一直在收集样本,包括在“光明天使地层”发现的岩石,这些岩石被储存在容器中,将被送往火星表面,等待被带回地球。 报道还提到,由于面临预算被削减的威胁,NASA的此类计划悬而未决,但中国也在推进一项可能于2028年发射的火星采样带回任务。 天问三号任务设计图 微信公众号“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天问三号首席科学家侯增谦与合作者在《自然-天文学》发文,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天问三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蓝图。这项计划于2028年发射、2031年实现样品返回的探测任务,有望实现人类首次从火星带回样本的历史性突破。 “我们需要把这些样本带回地球,”古普塔说:“我认为,为了获得真正的信心,大多数科学家都会希望在地球上亲眼看到并检验这些岩石——这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样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