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登陆,查看更多图片,结交更多委国朋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委国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文/观察者网 王一】在美国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最新公布的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中国清华大学再进一步,升至第11名,距离全球前十仅一步之遥。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也分别跃升至第25和第45位。 中国顶尖高校排名的上升引起了外界的注意。香港《南华早报》7月15日报道称,在这份覆盖105个国家、2250所大学的榜单中,五年前中国仅两所大学跻身百强——清华大学第50位,北京大学第68位。而如今,中国已有15所高校进入前100,展现出中国大学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巨大进步。 该报指出,这股“上升潮”背后,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引进的战略性投入,吸引了大量学生和海外教职工。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因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反复、对华偏见、削减研究经费等举措,正逼走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和学生。 人才流动趋势正在发生逆转 “一个更安静、更微妙的阵线已经出现,它正在重塑全球秩序,决定未来的赢家和输家,这是一场争夺人才的竞赛。”《亚洲时报》5月也注意到了中美之间的“抢人大战”,而与之前不同的是,“曾经单向流向美国的人才流动发生了逆转,人才输送管道也在发生变化”。 报道指出,包括华裔在内的成千上万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正在离开美国,前往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新的机遇。而这不仅仅是一种逆转,更是对全球智力的重新分配,并显著改变全球创新的平衡。 被卷入美国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的美国顶尖化学家和纳米科学家查尔斯·利伯,据报他已打算离开美国前往中国任教。 资料图 《南华早报》援引数据称,2019-20学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共有37.2万名中国留学生跨太平洋赴美深造。到了2023-24学年,这一数字已跌至27.7万人,短短五年锐减1/4以上,以至于印度取而代之成为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家谢宇的研究也发现,2010年至2021年间,近2万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 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起的所谓“中国行动计划”,更是将大量在美华裔科研人员置于“猎巫式”调查之下——虽绝大多数案件最终因证据不足被撤销,这一行动最终也于2022年被拜登政府叫停,但其寒蝉效应显著,迫使大量人才选择回流中国或前往其他国家发展。 中美学术交流的“冷淡”也蔓延到高校合作层面。今年1月,密歇根大学以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为由,突然终止了与上海交通大学长达20年的合作关系。在美国政府对其资金的严密审查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也不得不宣布放弃对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所有权,就像去年佐治亚理工学院宣布退出其位于深圳的分校那样。 这些趋势的影响可能会是持久的。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学兼职教授里克·卡鲁(Rick Carew)直言,中国出生的学者为美国的学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两国之间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他们成为被美国政府审查的对象,而中国高校提供的丰厚资金支持以及能用母语教授下一代中国顶尖学生的机会,让这些中国顶尖学者更愿意回到中国。 “中国很快就会追上美国,甚至赶超” 《南华早报》也认为,中国对科研的加码投入是吸引人才回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希望通过高科技投资来提升其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不仅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也更加重视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2%。 同时,在2017年中国科研产出超越美国后,中国被多次引用的论文的数量持续上升。“施普林格·自然2024中国影响力报告”指出,这表明中国科研成果正受到国际科研界的更多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过去五年,中国为科研人才提供了更优厚的薪资、更充足的研究经费、住房补贴和医疗保健等福利,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来中国任教。 港媒指着浙江大学称,这所高校是中国人才战略的成功案例之一。这所被誉为“科技创业摇篮”的高校,不仅吸引了许多美国科学家和优秀学生,还孕育出一批引领前沿科技的初创企业。 中国公司研发的机器狗 云深处科技 今年,浙大毕业生梁文锋创立的人工智能(AI)公司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大模型在全球引发热议,其团队大部分成员均为中国本土培养的年轻学者。此外,专注于机器狗研发的公司云深处科技(DEEP Robotics)也由浙大毕业生创办,这两家公司都是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杭州六小龙”企业。 “中国每年培养约140万工科毕业生,源源不断地为华为和比亚迪这样的本土科技公司输送新鲜血液与硅谷竞争,”卡鲁感慨道,得益于理工人才、先进制造业生态系统和政府支持性政策,中国科技创新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去年也发现,美国2022年开始对中国实施的芯片出口管制,本意是想遏制中国技术进步,但反而令美国企业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还推动了中国半导体等尖端领域的自主创新。 与美国相反,中国对吸引国际学生和学者、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一直持开放和鼓励的态度。今年5月,清华大学新建了四座面向科学、工程和AI领域人才的宿舍,其中一座专为国际学生设计,以提升学校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日益壮大的实验室、科研园区和大学生态系统正在孕育着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中国顶尖科研机构的全球排名不断攀升,中国研究人员在量子计算、AI和生物医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亚洲时报》预言,如果这些发展势头持续下去,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在创新和科技的最高领域与美国匹敌,甚至超越美国。
|